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安全日渐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议题,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对数据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做出了明确的约束和规定,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22年,隐私计算商业化和算法迭代双提速,以联邦学习为代表的隐私计算正在成为解决数据安全与开放共享之间矛盾的重要技术路径。
中国银行坚持数字化转型战略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手机银行服务升级,为广大客户提供随身生活助手及智能财富管家服务。手机银行发布全新7.0版本,首批通过适老化无障碍评测,打造“美好生活”便民服务圈,发挥财富金融专业能力,形成“金融+场景”“科技+关爱”“智能+专业”“全球+全景”四大服务特色。截至2021年末,中国银行手机银行注册用户规模已超2.3亿,服务水平得到客户及市场广泛赞誉,获得权威媒体颁发的“卓越竞争力手机银行”“最具影响力数字化银行”等多项重量级奖项。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有助于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当前,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提升服务效能,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构筑全面、主动、智能的网络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是维护客户资金安全、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建设银行通过打造企业级反欺诈体系,将金融科技成果与网络金融风控经验有机融合,形成业内领先的风控策略模型;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反欺诈队伍,积极响应公安部、人民银行等单位开展的涉赌涉诈专项整治、“断卡”专案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9年聚焦三农,并首次单列“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对于银行来说,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成为其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卡脖子”难题。
抢购冰墩墩、“碰一碰”付款……借助北京冬奥会,数字人民币完成了全球首秀,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俄罗斯专家赞叹,数字人民币展示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成就,北京冬奥会也将因数字人民币载入史册。
“一进鸟巢我就直奔数字人民币服务台,想体验一下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董先生是一位科技发烧友,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前,他就下载了数字人民币APP。开幕式期间,他在鸟巢数字人民币服务台兑换了冬奥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雪环”。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这是银保监会出台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首份专门文件,在机制、方法等方面对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予以规范和指导,为推进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做好顶层设计,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银联国际2月14日宣布,自2月20日起,香港港铁将全线(除机场快线及轻铁外)开通支持银联乘车码。无论内地游客或港澳居民,打开“云闪付”首页的港铁乘车码,均可直接刷码过闸。随着此次合作落地,银联移动支付服务已基本覆盖香港所有公共交通场景。
数字人民币正在加速融入百姓生活。1月26日,美团宣布为平台的线下消费全场景开放数字人民币支付通道。这意味着春节期间,消费者买菜、打车或买电影票时,就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并领取消费补贴。据了解,此次上线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包括了餐饮、外卖、生鲜零售等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这也是数字人民币首次实现生活服务的全场景覆盖。
从资本热捧,到相关概念股连创新高,再到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元宇宙”浪潮的来袭,为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嗅觉敏锐的商业银行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